國家統計局27日數據顯示,1-9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6380.6億元,同比增長8.4%,增速與1-8月份持平。其中,9月份實現利潤總額5771.3億元,同比增長7.7%,增速比8月份回落11.8個百分點。
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,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616.4億元,同比增長2.6%;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7.4億元,下降2.6%;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655.5億元,增長8.6%;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594.9億元,增長10.2%;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232億元,增長7%。
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表示,9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明顯回落,主要原因有三方面:一是工業生產和銷售增長有所放緩;二是電子、鋼鐵和電力等行業盈利增幅回落;三是低基數效應明顯減弱,去年8月在銷售低迷、價格探底、成本上揚、股市下行和匯兌損失等多個不利因素疊加作用下,工業利潤大幅下挫,形成較低基數,抬高了今年8月份增速。
何平認為,工業利潤雖然回歸平穩增長態勢,但制約企業效益的不利因素仍存在。國內外市場需求總體仍然偏弱,企業應收賬款增長較快,占流動資金的比重有所上升。同時,煤炭、鋼鐵等行業資產負債率逆勢回升。因此,在化解過剩產能、促進產業升級、提高企業效益的同時,要注意防范企業債務風險。
“未來工業企業效益仍延續改善趨勢。”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梁婧表示,去產能、降成本的效果還將逐步顯現,經濟趨穩、產品價格回升、成本降低等有利于工業企業收入和利潤保持平穩增長,特別是一些傳統重工業盈利還將繼續改善。下一步,仍要關注去產能和價格回升的平衡、過剩產能行業分化下相關行業間的協調等問題。